2025年4月2日,中国香港——备受关注的长和集团港口资产出售交易终于迎来关键节点。美国贝莱德集团作为买方,首次公开回应了外界对其收购长和旗下43个港口资产的质疑。此次交易涉及全球约5%的货柜运输量,被外界视为“地标式港口交易”,但其背后的政治敏感性和地缘经济影响引发了广泛讨论。
根据《财经》杂志的报道,贝莱德集团主席拉里·芬克在3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交易是基于商业逻辑的纯粹投资行为,旨在整合全球物流网络,提升运营效率。他强调,贝莱德与长和的合作并非政治行为,而是双方在市场条件下达成的协议。然而,这一说法并未完全平息外界的质疑。有观点认为,贝莱德与美国政府的深度联系可能使其在交易中占据优势,甚至被认为是在“在商言商”。
交易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控制权上。巴拿马运河是全球航运的重要枢纽,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中方对此交易表达了强烈担忧,认为其可能威胁到中国货船的通行安全,并对“一带一路”倡议构成潜在挑战。对此,贝莱德方面表示,交易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不会对中国的利益造成损害。芬克还提到,交易的最终完成仍需通过中方审查,这将是一个透明且公正的过程。
然而,舆论对此次交易的反应却呈现出两极分化。一方面,有专家指出,长和集团出售港口资产并非出于财务困境,而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也有声音认为,长和此举违背了李嘉诚“逐利无罪”的商业原则,甚至可能成为美国对华施压的工具。对此,贝莱德方面表示,交易完全是基于市场条件和商业考量,与任何外部压力无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的进展并非一帆风顺。根据最新消息,原定于4月2日签署的协议已被推迟至4月8日。这一变化引发了市场对交易能否顺利推进的进一步猜测。有分析认为,中方的审查压力可能是导致协议暂缓的主要原因。
尽管争议不断,但贝莱德依然对此次交易充满信心。芬克表示,通过此次收购,贝莱德将新增100个港口资产,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物流领域的领先地位。他还提到,港口业务是一个稳定的资产类别,能够为投资者带来长期回报。
然而,中方的态度依然坚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明确表示将依法审查此次交易,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此外,中国香港政府也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已与长和集团进行沟通。
此次交易的未来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如果交易能够顺利推进,它将成为全球物流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但如果因审查或其他原因被取消,则可能引发市场连锁反应。无论如何,这场围绕长和港口资产的博弈,不仅关乎商业利益,更折射出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