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财经

首页 > 经济信息 > 国内财经 >
多家支付机构因违规行为遭“双罚”,监管力度持续加码
2025-03-07 13:10 来源:中新经济网

  2025年3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及各地监管机构继续对支付行业实施严格的监管措施,多家支付机构因违反反洗钱、商户管理、清算管理等多项规定被处以巨额罚款。这一系列处罚行动再次凸显了监管部门对支付行业合规性的高度重视。

  根据最新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北京高汇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度小满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联动优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随行付支付有限公司和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支付机构因违规行为被罚没超3600万元。其中,北京度小满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因未严格落实支付账户开户实名制审核义务、违规为金融类企业开立支付账户等行为被罚款2787万元,相关负责人也被警告并罚款121万元。

  与此同时,宁夏回族自治区央行分行对现代金控宁夏分公司、乐刷科技宁夏分公司及易生支付宁夏分公司分别处以162万元、59万元和174万元的罚款,主要涉及特约商户收单管理规定和交易资金清算管理等严重违法行为。这些处罚不仅针对机构本身,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厉问责,体现了“双罚制”的常态化趋势。

  从整体趋势来看,2025年以来,支付行业的罚单数量和金额均呈上升态势。截至11月22日,年内已收到超过60张罚单,罚没金额超亿元,其中500万元以上的大额罚单有8张。专家指出,这种趋势反映了监管部门对支付行业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同时也提醒支付机构必须加强合规建设,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反洗钱仍是支付行业违规的重灾区。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第三方支付机构因反洗钱问题被罚金额高达数亿元,部分机构甚至多次被罚。例如,银盈通支付有限公司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被罚款1789.76万元,开联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则因类似问题被罚款2324.27万元。

  在商户管理和清算管理方面,违规行为同样频发。例如,有支付机构因未严格落实特约商户收单银行结算账户管理规定,或向不符合条件的特约商户提供“T+0”资金结算服务而被处罚。专家建议,支付机构应加强内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央行对支付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对反洗钱、商户管理和清算管理等领域的违规行为采取了更为严格的处罚措施。例如,央行上海分行对某支付机构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和账户管理规定开出的罚单金额高达2500万元。这种“双罚制”不仅针对机构本身,还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严厉问责,体现了监管的靶向性和精准性。

  专家分析认为,随着《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的即将发布,支付行业的监管将更加规范化和细致化。未来,支付机构需要在合规建设上下更大功夫,特别是在反洗钱、商户管理和清算管理等方面,确保业务操作符合监管要求。

  多家支付机构因违规行为被“双罚”再次提醒行业从业者,合规经营是支付机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只有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科技能力、完善合规体系,才能在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